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资环学院李志教授团队在干旱动态风险评估和干旱传播过程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科研新进展】资环学院李志教授团队在干旱动态风险评估和干旱传播过程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添加时间:2024-04-02 浏览:

近日,资源环境学院李志教授团队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Journal of Hydrology分别以“GRACE-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of hydrological drought trigger thresholds induced by meteorological drought and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s”“Long-chain propagation pathways from meteorological to hydrological, agricultural and groundwater drought and their dynamics in China”为题发表论文,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后韩知明为论文第一作者,李志教授和西安理工大学黄生志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标准化干旱指数是研究干旱的有效工具,但其计算需要长时段气候态数据作为参考,并需要拟合特定参数的分布函数过程,不利于干旱预警。为此,提出了一个由降水驱动的水文干旱触发阈值动态模型,考虑累积降水异常(CPA)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基于GRACE的干旱严重程度指数来表征水文干旱。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更敏感。我国东北部和南部地区是爆发水文干旱的高风险地区,其触发阈值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表明对气象干旱的抵抗力在减弱(图1)。该模型在GRACE的三个产品均表现良好(图2)。该研究对干旱预警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科学意义。

QQ图片20240321161511_副本.png

图1 触发不同等级干旱时所对应的CPA阈值

图片2_副本.jpg

图2 GSFC和JPL产品所对应的轻度和极端干旱的阈值变化,以及与CSR产品的差异

识别和解析多类型干旱的传播次序和传播机制是理解干旱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有关研究关注的传播过程较短,且常缺乏地下水干旱这一环节。为此,从全国尺度,采用遥感反演、水文模型、同化产品和再分析等多源数据集与地面监测资料进行交互验证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类型干旱传播过程的动态阈值框架(图3)。结果表明,我国九大流域的各类型干旱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主要传播次序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地下水干旱。在长链式干旱传播过程中,我国南方地区触发下一阶段的风险概率在逐级递减,存在明显的传播受阻现象。该研究将干旱传播过程的研究完整化和系统化,为建立干旱预警系统和降低干旱危害提供了科学指导。

图片3_副本.jpg

图3 基于长链干旱传播过程的动态阈值框架图

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1.https://doi.org/10.1016/j.rse.2023.113831

2.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3.130131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