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单卫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Cell》刊发

【科研新进展】单卫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Cell》刊发

添加时间:2022-03-10 浏览:

日前,我校单卫星教授团队在植物广谱抗病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A Mitochondrial RNA Processing Protein Mediates Plant Immunity to a Broad Spectrum of Pathogens by Modulating the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Burst”在《The Plant Cell》上刊发。农学院在读博士生杨洋为第一作者,单卫星教授为通讯作者,德国乌尔姆大学Patrick Schäfer教授参与此项工作。

该研究发现并揭示了参与线粒体RNA加工的PPR蛋白RTP7及其调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系统证明了线粒体活性氧(mROS同类性。活性氧(ROS)是植物抗病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分子,ROS既可作为毒性分子直接杀死病原菌,同时也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激活免疫信号通路,目前对mROS在植物免疫调控的研究十分有限。与其他病害防控一样,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是作物疫霉病防控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由于疫霉菌的毒性变异和进化速度快,品种抗性丧失问题突出,探索和利用植物免疫新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题组借助模式植物—疫霉菌亲和互作体系,通过抗病突变体鉴定和分析植物免疫负调控因子,研究植物对疫霉菌感病的遗传基础,探索抗病育种新策略。研究成功鉴定获得多个植物免疫负调控因子,命名为RTP(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PARASITICA)基因。其中RTP7编码一个PPR蛋白,结合免疫功能分析,确认了RTP7是一个新的植物免疫负调控因子。通过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方法结合接菌分析,发现质外体ROS不是rtp7突变体抗病的关键机制,高水平mROS是rtp7抗病突变体表现更强抗性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RTP7可能通过ROS调控SA信号通路转导,RTP7和SA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反馈调控,同时RTP7通过调控nad7负调控植物对番茄灰霉菌等多种不同类型病原菌的抗性。研究结果为后续利用RTP7开展包括马铃薯在内的重要粮食作物的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RTP7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的免疫功能机制模式图

该项研究受到国家有关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plcell/advance-article/doi/10.1093/plcell/koac082/6545293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