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王进义教授课题组在微流控液滴制备微/纳智能药物程序释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王进义教授课题组在微流控液滴制备微/纳智能药物程序释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1-08-24 浏览: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王进义教授团队在《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期刊发表题为“One-step prepared nano-in-micro microcapsule delivery vehicle   with sequential burst–sustained drug release for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微流控液滴技术为手段,成功制备了一个微/纳药物程序释放体系,实现了口服药物可在炎症性肠病部位靶向智能释放。化学与药学院2018级博士生蒋晶晶为论文第一作者,王进义教授和袁茂森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被期刊编辑部选为封面文章。

11.jpg

近年来,口服药物定位智能释放体系,因其可避免患者因常规的高剂量给药造成严重全身毒性和耐药性的风险,在治疗结直肠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课题组通过一步液滴微流控法制备了用于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的pH响应型纳/微米复合载药微囊体系。该载药微囊同时封装两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游离药物和载药缓释纳米粒子,不仅可以克服胃部酸性环境对药效带来的影响,而且可实现药物在肠道部位程序释放。该载药微囊体系的程序式释放(突释-缓释)与炎症性肠病的药代动力学和用药需求相一致,有望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合理口服制剂。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4108、21505105)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1QM00589H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