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林学院张硕新教授团队在针叶树种中栓塞疲劳现象及其发生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林学院张硕新教授团队在针叶树种中栓塞疲劳现象及其发生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1-07-27 浏览:

近日,林学院张硕新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发表题为“Cavitation fatigue in conifers: a study on eight European species”的研究论文。博士后冯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张硕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于树木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根据内聚力-张力理论,植物体内水分在负压状态下通过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运输的水分处于亚稳态。当外界环境温度上升,干旱加剧,致使植物体内负压超过一定阈值时,木质部会出现栓塞现象,即气泡从气体填充的导管吸出,通过导管间的纹孔膜进入原本充水的导管,并逐渐扩张直至充满整个导管,形成栓塞,从而阻碍导管之间连续的水分运输。植物体可通过产生新的木质部导管及修复栓塞的导管来恢复原有的导水效率。但修复的导管是否还具有原有的抗栓塞能力,尤其是在针叶树种上,研究较少。

QQ截图20210715091206_副本.png

该研究选取8个针叶树种,将其分别诱导产生50%和100%的导水率损失后,修复栓塞的木质部,然后再诱导产生100%的导水率损失,观察栓塞-复水前后各个树种抗栓塞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经50%栓塞-复水后,所有树种的抗栓塞能力没有发生变化,而经100%栓塞-复水后,4个树种的抗栓塞能力减弱。数据表明,针叶树种抗栓塞能力的变化具有物种特异性,与其木质部纹孔结构相关,也取决于栓塞诱导的强度。另外,相比双子叶植物,针叶树种能够更好地维持其抗栓塞能力。

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plphys/article/186/3/1580/6255762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