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花保祯教授课题组在昆虫行为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研新进展】花保祯教授课题组在昆虫行为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添加时间:2021-06-03 浏览:

近日,植保学院花保祯教授课题组在蝎蛉科昆虫交配行为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结果以“Traumatic mating increases anchorageof mating male and reduces female remating duration and fecundity in a scorpionfly species”为题,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发表。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研究生佟心为第一作者,花保祯教授为通讯作者。

创伤交配是性冲突的极端形式,通常是雄性特化的结构伤害雌性内部或外部表皮。之前有4个假说试图解释创伤交配如何利于雄性生殖,即向内部射精转化、锚定、父权利益、和适应性假说。然而,由于动物类群的多样性,雄性为什么以多样化的形式伤害配偶,迄今尚缺乏完美的解释。本文首次在长翅目中发现创伤交配现象,并揭示了创伤交配的进化利益与生殖代价。

图片文件-原图_副本.jpg

发现创伤交配现象后,随即设计了锚定、再交配和产卵实验,来检验创伤交配的各个假说,发现雄性蝎蛉尖锐的基突可通过提高交配成功率和延长交配时长,来加强雄性对交配的控制能力。虽然伤口不能延长雌虫的再交配间隔,但减少了雌虫与后续雄虫的交配时长,这有利于首个交配雄虫在精子竞争中获得优势。对雌虫来说,虽然创伤并不影响产卵时间、卵期长度和孵化率,但减弱了雌虫的繁殖力。研究揭示了创伤交配的利弊,并提出交配疮痂可能是雄虫判断雌虫交配状态和交配次数的依据,从而决定自己生殖投资的假说。本研究为解释创伤交配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有关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1.0235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