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分子间二硫键引导的超双亲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分子间二硫键引导的超双亲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2-11-04 浏览: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分子间二硫键引导的超双亲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disulfide-induced supra-amphiphilic co-assembly for glycosylated pro-drug-photosensitizer nanoparticles in combination therapies”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化学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博士研究生靳文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裴志超教授为通讯作者。

在抗肿瘤治疗中,常用具有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响应性的二硫键修饰抗肿瘤药物,合成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释放的前药分子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由于大部分的抗肿瘤药物的疏水性,这类前药分子存在生物相容性差,药物递送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疏水前药分子的多种亲水/靶向基团的共价/非共价修饰被广泛研究。该团队首先合成了含二硫键的靶向亲水分子—二硫二聚乳糖(Lac-SS-Lac),然后以二硫键引导的分子间的S…S键相互作用和含二硫键的疏水的前药-光敏剂分子(BG),通过超分子共组装的方式构建了靶向超双亲纳米药物递送体系(BG-L NPs)。该体系避免了复杂两亲分子的合成,不仅制备简单,且具有多功能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高载药量、低药物泄漏、靶向可控释放),实现了疏水药物吉非替尼(Gef)和光敏剂(BOD)的高效率靶向共递送和化疗和光疗联合抗肿瘤效果。

图片1-3_副本.png

这项工作为首次以分子间硫键为引导构建了超双亲纳米体系,为疏水性药物的高效率靶向共递送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且具有通用性的亲疏水超分子共组装策略,为非共价键硫键在超双亲纳米药物递送体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平台。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71230和21877088)和陕西省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项目(2021SF-120)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cc/d2cc04777b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