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经管学院张蚌蚌副教授在耕地绿色发展评价领域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经管学院张蚌蚌副教授在耕地绿色发展评价领域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2-10-17 浏览: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张蚌蚌副教授在耕地绿色发展(GD-CL)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new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assess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during 1990 to 2018 in China”为题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研究生柴朝卿为第一作者,张蚌蚌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中国在近三十年间通过投入大量的化肥、农药以及灌溉水等技术实现了粮食安全,但同时对耕地利用系统产生了环境影响,亟需开展耕地绿色发展评价。张蚌蚌副教授等考虑了可持续集约化(S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以及食物系统绿色转型(Food System Transformation)等最新研究进展,根据SPAC基础上发展的“土壤-水-植物-大气”系统(SWPAS)与耕地利用系统(CLUS)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机理,构建基于“要素-过程-维度-目标-因子”的耕地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在理论框架指导下,根据中国耕地绿色发展实践需求,从绿色生产,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产出效益等多维视角,构建了考虑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互馈过程机制的耕地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数学、地理学和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中国1990-2018年间的耕地绿色发展水平演化趋势、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子作用。发现近三十年间中国耕地绿色发展水平随着种植模式的变化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东高西低的显著区域差异,而且在近十年间气候变化类因子对耕地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此提出了转变种植模式、协调区域差异以及重视极端气候的耕地可持续管理对策,该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与政策指引性,为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和对策建议。

图1 耕地绿色发展评价理论框架_副本.jpg
耕地绿色发展评价理论框架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67,419611240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链项目(2022ZDLNY02-01)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iar.2022.106927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