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动物模型与疾病机理团队在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动物模型与疾病机理团队在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1-03-07 浏览:

近日,动物医学院动物模型与疾病机理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利用小鼠模型,在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he mitochondrial redistribution of eNOS is involved i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during acute lung injury”为题发表于《Redox Biology》杂志(IF="9.986)上,我校动物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慧为第一作者。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炎症小体激活在ALI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涉及线粒体衍生活性氧(mito-ROS)的增加,但参与调节ALI炎症小体活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团队前期的研究表明,未偶联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线粒体再定位损害线粒体生物能,增加线粒体ROS的生成。本次研究的重点是确定脂多糖(LPS)介导的炎症小体激活是否涉及未偶联eNOS的线粒体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LPS介导的炎症小体激活的线粒体ROS的增加与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LMVEC)线粒体生物能的破坏和eNOS的线粒体再定位有关。这些效应依赖于RhoA-ROCK信号,并通过磷酸化增强eNOS酶活性来介导。一种线粒体靶向的抑制剂(T-SSP),显著减少LPS介导的HLMVEC线粒体ROS生成和炎症小体激活。此外,T-SSP在败血症诱导的ALI小鼠模型中减少线粒体超氧化物的产生。这反过来又显著降低了炎症反应,减轻了肺损伤。文章在线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并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探索eNOS线粒体重分布与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激活过程相关的分子机制,并为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兴治疗策略。

动医学院_副本.jpg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578126/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