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生命科学学院赵天永实验室发现调控玉米种子耐储性与萌发速度之间平衡的新机制

【科研新进展】生命科学学院赵天永实验室发现调控玉米种子耐储性与萌发速度之间平衡的新机制

添加时间:2021-09-24 浏览:

种子耐储性(耐老化)和种子萌发速度是衡量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是未解之谜。2021年9月23日,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ZmAGA1 Hydrolyzes RFOs Late During the Lag Phase of Seed Germination, Shifting Sugar Metabolism Towards Seed Germination Over Seed Aging Tolerance”研究论文,解析了玉米碱性半乳糖苷酶通过控制棉子糖的水解调控玉米种子耐储性和种子萌发速度之间平衡的分子机理。

研究人员发现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ZmAGA1基因的表达受到翻译水平的调控。组成型过量表达ZmAGA1促进了棉子糖的水解,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但降低了种子的耐储性。在玉米种子引发过程中添加碱性半乳糖苷酶抑制剂可以维持种子引发过程中棉子糖含量,显著提高种子引发后的种子耐储藏能力。作者建议通过组成型表达棉子糖合成酶基因,诱导表达棉子糖水解酶基因ZmAGA1既可以提高种子中棉子糖含量,提高玉米种子的耐储性,又可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高棉子糖的水解能力,提高玉米种子的萌发速度。

1632445808(1)_副本.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天永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后张玉民和博士生李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赵天永实验室多年来对玉米棉子糖代谢相关基因在植物抗逆以及种子活力中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通过调控棉子糖合成酶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并且对植株生长没有任何负作用;发现了棉子糖是决定种子活力的关键因素(Gu, 2016, Plant Molecular Biology;Li, 2017, Molecular Plant;Gu, 2019, The Plant Journal; Han, 2020, The Plant Journal; Li, 2020, JBC)。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jafc.1c03677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