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研究员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科研创新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the Transport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的研究论文。林学院博士生郭子琪为论文第一作者,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薛萐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微塑料(MPs)污染和溶解有机质(DOM)影响土壤质量和功能。然而,MPs对DOM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尚未阐明,这对保持土壤健康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MPs生态效应,需根据其与DOM的相互作用来考虑MPs作用及其相对贡献。据此,研究通过土壤柱试验和吸附试验评估了环境相关条件下,聚丙烯颗粒在调节土壤DOM含量变化中的主要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调节离子(Ca2+)强度变化在MPs-DOM系统中的动态竞争过程(图1)。
图1 概念图显示土壤环境中影响MPs与PO43-和NH4+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MPs由白色不规则球体表示,PO43-和NH4+分别由橙色和蓝色球体表示。(A)概述MPs直接影响因素(如MPs粒径敏感性和调节离子的竞争)。(B)重点关注MPs相关土壤环境因素的间接影响,包括土壤性质(如土壤结构和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如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研究表明,粒径和浓度是影响MPs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MPs通过吸附作用降低土壤柱滤液中PO43-(13.30%-34.46%)和NH4+(9.03%-19.65%)淋溶,而MPs相关DOC则增加渗滤液中表观DOC含量(>100%)。其中,PO43-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Ps的直接吸附,且与较大尺寸(500μm)密切相关(图2)。进一步观察显示,Ca2+的存在阻碍了MPs对PO43-的吸附,这一方面可能与碱性环境中Ca2+和PO43-形成络合物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Ca2+以竞争方式占据吸附位点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除吸附作用以外,MPs相关土壤性质解释了NH4+的大部分变化。对于评估的每个土壤性质参数,土壤含水量(SWC)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土壤NH4+的积极变化。当进一步考虑MPs浓度变化,NH4+渗滤液浓度随MPs强度增加(> 0.5%)而降低(图2)。MPs通过增加以NH4+为底物的硝化速率而减少NH4+淋溶,虽然较高的有机物含量和氧浓度也可能增强矿化作用,但硝化速率似乎足以去除过量的NH4+。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与500μm MPs和PO43-间的强相互作用不同,DOC对小尺寸MPs(20μm)似乎更敏感(图2)。土壤DOC含量的变化通常取决于积累和消耗之间的不平衡。MPs相关DOC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拥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小尺寸MPs可能会通过增加相关 DOC含量,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活底物而增强微生物活性。然而,这一消耗率可能远低于MPs相关DOC含量的增加。
图2 MPs影响土柱渗滤液含量的驱动因素( (A) 方差分配分析确定MPs粒径和浓度,和土壤环境因子(土壤养分和土壤性质)的相对贡献。(B) 基于相关和最优多元回归模型,确定MPs粒径、浓度、土壤养分和土壤性质的贡献。(C) 主成分分析显示土柱渗滤液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D)随机森林模型用于估计各环境变量相对贡献。)
本研究为揭示MPs直接(吸附)效应和环境相关间接效应在调节土壤DOM含量变化过程和功能中的主要作用提供了相关证据,这有助于预测土壤过程,特别是养分循环对持续人为压力的反应,以期在未来农业环境中改善MPs的风险管理政策,并促进土壤健康和功能保护。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076)和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JC-50)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