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植保学院小麦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丝状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植保学院小麦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丝状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2-05-05 浏览:

近日,植物保护学院小麦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New Phytologist》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and regulation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and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in a plant pathogenic fungus”的研究论文。刘慧泉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路平为论文第一作者,该团队江聪研究员、王秦虎副教授和部分研究生也参与了该研究工作。

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由于其在科学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加之遗传操作容易,禾谷镰刀菌已逐渐成为植物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比较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依赖精确的基因组序列和基因/转录本注释,现有的禾谷镰刀菌参考基因组和基因注释还存在较多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该研究修正了禾谷镰刀菌参考基因组中的组装和序列错误,为禾谷镰刀菌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全长转录本注释,这也是目前丝状真菌中报道的最为全面和完整的转录本注释。为便于国内外同行使用,课题组还专门搭建了一个禾谷镰刀菌基因组数据库网站。

利用新产生的全长转录本注释,结合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学分析和基因功能验证,该研究明确了禾谷镰刀菌中可变剪接和可变聚腺苷酸化的发生动态,证明可变剪接和可变聚腺苷酸化作为一种统一的细胞重编程机制负责降低衰老和休眠组织中的蛋白产量,从而调控真菌组织衰老和休眠。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禾谷镰刀菌中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对可变剪接产生的提前终止转录本并没有明显的转录水平调控,而是对正常转录本行使翻译调控功能,而mRNA 3’-末端加工因子不仅调控禾谷镰刀菌可变聚腺苷酸化,而且调控可变剪接。

图片_副本.png

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促进禾谷镰刀菌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也为认识丝状真菌可变剪接和可变聚腺苷酸化的复杂性和调控提供了新见解。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8164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