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植保学院江聪教授课题组在小麦赤霉菌受体识别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植保学院江聪教授课题组在小麦赤霉菌受体识别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5-07-15 浏览:

近日,植保学院作物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江聪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ip1 GPCR regulates two sexual-stag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in the ascomycete Fusarium graminearum”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膜受体Gip1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时空调控子囊壳有序发育的机制。这一发现提出了真菌信号识别及传导的新模式,对认识丝状子囊菌的子囊壳发育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由于子囊孢子是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该研究也为菌源控制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靶点及依据。植保学院江聪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已毕业博士、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丁明玉副教授和我校植保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婉珊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模式图_副本.png

当前对真菌有性生殖分子识别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模式菌酿酒酵母,信息素受体对信息素的识别被认为是有性起始的标志性事件。与酵母不同,丝状子囊菌能形成复杂的子实体-子囊壳。在多数具备子囊壳特征的真菌中,子囊壳的形态建成并不依赖于信息素受体。然而,负责控制这一复杂过程的受体及其所识别的信号尚不清楚。该研究鉴定了小麦赤霉菌G蛋白偶联受体Gip1,并发现其敲除突变体在胡萝卜培养基上完全无法形成子囊壳,但在秸秆上却能观察到小的子囊壳。这表明子囊壳发育具有阶段性特点,并且高度依赖培养条件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Gip1能够识别阶段性配体信号,通过有序激活cAMP-PKA通路和Gpmk1 MAPK通路调控子囊壳发育的早期和后期阶段。在对gip1突变体进行有性培养时,观察到了角变现象。对多个角变株进行重测序,所有突变都集中在Velvet复合体的核心组分VeA上。尽管突变发生在同一基因上,不同的突变位点和形式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型恢复。这表明VeA也参与了对子囊壳发育的双阶段调控,其功能与Gip1密切相关。Gip1和VeA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磷酸化修饰以及转录调控)对MAT等有性发育必需基因进行协同调控。研究还对Gip1所识别的配体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证明该受体具备多配体特征,这与其多下游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多时期差异调控的模式是一致的。鉴于Gip1的分布与具备子囊壳特征的真菌在进化上的相关性,该研究还为揭示子囊壳形成的内在驱动机制和进化意义提供了重要线索。

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平台为研究工作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