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团队小麦高温抗条锈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团队小麦高温抗条锈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2-08-22 浏览:

8月12日,我校植物保护学院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团队在《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胞质类受体激酶TaRIPK介导的保卫模型在小麦高温抗条锈性中的调控作用,阐明了条锈菌响应寄主高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胡小平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胡洋山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苏畅、张悦,商鸿生教授、李宇翔副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Xian ming Chen 教授参与了研究工作。

image.png

小麦高温抗条锈性指较高的环境温度诱导产生的一种低反应型抗病性,具有广谱和持久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该团队从我国西北地区495个小麦品种中筛选鉴定了28个具有高温全生育期抗病性的品种,以小偃6号作为高温抗条锈性的代表品种,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长期研究。

本研究基于前期对小偃6号在温度调控下转录组数据的分析,鉴定出一个在条锈菌侵染及高温处理后高表达的类受体激酶TaRIPK,在小麦植株中沉默该基因显著减弱了其高温抗条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TaRIPK与小麦中的木瓜类半胱氨酸蛋白酶TaPLCP1互作,并将其磷酸化,触发NBS-LRR蛋白TaRPM1介导的免疫反应,还发现条锈菌效应蛋白PSTG_01766靶向TaPLCP1,抑制其磷酸化水平,并且影响其亚细胞定位,进而抑制小麦的高温抗病性。本研究揭示了TaPLCP1同时受到小麦R蛋白的保卫和病原菌效应蛋白的攻击,在高温抗病性中发挥中心枢纽的功能。

image.png

小偃6号小麦高温抗条锈性中的保卫模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