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谢卫青教授在士的宁(strychnine)的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谢卫青教授在士的宁(strychnine)的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1-07-06 浏览: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谢卫青教授在马钱属吲哚生物碱士的宁(strychnine)的不对称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上。化学与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鹏岩和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俊翰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魏宏博博士和谢卫青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image.png

图1 士的宁的结构及研究总结

士的宁是1818年由法国化学家Pelletier和Caventou从马钱子植物中提取得到一类生物碱(图1),士的宁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对成年人的致死量为100-300 mg。临床上通常用少量的士的宁来选择性兴奋脊椎,增加骨骼肌的紧张度,主要用于轻瘫和弱视的治疗。由于结构高度复杂,其结构的确证充满挑战,经过几代化学家们的努力,Robison和Woodward分别于1964年和1965年提出其正确结构,后被单晶实验所证实。士的宁具有一个高度稠和七环骨架、6个手性中心,并且其中的5手性中心在同一个六元环上,因此它的合成很具挑战性。自Woodward于1954年首次完成其全合成,国际上共有20个研究小组完成了士的宁22次全合成。在国内,2018年四川大学秦勇教授应用其课题组发展的光诱导自由基串联反应,采用仿生合成策略用16步完成了士的宁的不对称全合成。目前,虽然已有很多国内外课题组完成了士的宁的合成,但士的宁的特殊结构骨架仍然是启发新的合成策略的源泉和检验新合成方法学的标杆。

图2.gif

图2不对称催化串联双Michael加成反应及马钱属吲哚生物碱的简短合成

最近,谢卫青教授课题组在马钱属吲哚生物碱全合成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应用课题组发展的不对称催化串联双Michael加成反应以十克级规模合成光学活性四氢吡咯螺氧化吲哚(图2)。接下来经过分子内脱水环化构建E/G环,再经过烯丙位迁移还原,然后应用钯催化分子内Heck环化反应构筑D环,总共以9步、16%的总收率完成了士的宁合成前体异士的宁(Isostrychnine)的不对称全合成。这是目前已报道士的宁合成路线中最高效的不对称合成路线。

相关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orglett.1c01828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