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常明欣教授团队在合成手性胺类药物及其中间体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化药学院常明欣教授团队在合成手性胺类药物及其中间体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2-06-30 浏览: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化学与药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生产学科群、生物源农药创制团队常明欣教授团队题为“Iridium-catalyzed direct asymmetric reductive amination utilizing primary alkyl amines as the N-sourc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利用脂肪胺作为不对称还原胺化的胺源,高效合成了N-烷基手性胺类化合物。吴子通博士和王文己副教授为本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常明欣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在众多用于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中,不对称还原胺化法(ARA)直接、高效、原子利用率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脂肪胺给电性强、缺乏产生次级键作用力的位点,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其作为不对称还原胺化胺源的反应见诸报道。本研究利用布朗斯特酸与路易斯酸双重活化、实验室发展的大位阻亚磷酰胺手性配体共同作用解决了这一难题,理论计算揭示原料胺与铱配位后其上的氢原子与亚磷酰胺配体上氧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力对稳定催化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类手性配体电子性质、空间性质可调,合成简便,空气稳定,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利用该反应可以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包括Tecalcet(治疗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西那卡塞(Cinacalcet,用于治疗进行透析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芬地林等药物,以及利凡斯的明(Rivastgmine,胆碱酯酶抑制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和奥维匹坦(Orvepitant, NK-1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物)等药物的关键中间体,证明了该催化体系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配图_副本.png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2155)、学校双一流建设经费的资助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算力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045-5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