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全重室青年教师窦韦强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全重室青年教师窦韦强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5-05-20 浏览:

近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以“Mature biocrust-covered soil carbon fluxes are dependent on their types: Moss-covered soils still serve as sinks while cyanobacteria-covered soils become sources”为题发表在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期刊上。青年教师窦韦强为论文第一作者,肖波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生物结皮作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物,其能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土壤碳通量进而调节旱地碳循环。然而,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因其生境、特征和功能的差异,可能对土壤碳通量的影响不同。因此,针对发育成熟的不同类型生物覆盖土壤的碳源汇功能仍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连续两年野外测定成熟苔藓和蓝藻结皮覆盖土壤的碳通量(包括生物结皮光合、土壤呼吸和净碳交换量),探究了不同类型成熟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的碳通量差异及其源汇功能,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1)不同类型成熟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的碳通量存在显著差异。成熟苔藓结皮的光合( P n)和呼吸( R s)速率显著高于蓝藻结皮,而净碳交换量则相反。成熟蓝藻结皮表现为净碳排放(NCF > 0)而苔藓结皮表现出明显的净碳吸收(NCF < 0)。

image.png
图1不同类型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差异

(2)土壤含水量是驱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季节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子。

image.png
图2 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季节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3)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估算年尺度上不同类型成熟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的碳通量发现,成熟蓝藻结皮的年均净碳交换量为+551g C m-2,在所研究的年尺度(2022-2024)上表现为碳源;而成熟苔藓结皮的年均净碳交换量为-66g C m-2,在所研究的年尺度上表现为明显的碳汇。

image.png
图3不同类型成熟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的年碳通量差异

该研究强调了成熟生物结皮类型对旱地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差异,在准确评估旱地或全球土壤碳通量时应该考虑这些差异以制定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247735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 Z1090324158)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5.110627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