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学校简介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
    相关政策
    申报通知
  • 对外服务
    成果推介
    成果转化
    产业孵化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 人才引进
    人才需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
    博士后招聘
    人才政策
    下载专区
  • 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网络教育
    精品培训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资料下载
  • 校友之家
    校友会
    校友企业家联盟
    校友企业
    优秀校友

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研发平台
  • 人才团队
  • 相关政策
  •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研发» 科研项目» 【科研新进展】资环学院耿增超教授团队在水体重金属和无机盐治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资环学院耿增超教授团队在水体重金属和无机盐治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1-07-27 浏览:

资环学院耿增超教授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区Top,IF=""9.297)"" 上发表题为“Synthesis" of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material and its highly selective Cr(VI) removal in wastewater”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均为博士生梁宏旭,耿增超教授和西农水保所佘雕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其中,六价铬和磷酸盐是废水中典型的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六价铬和磷酸盐的污染问题。葡萄糖分子上含有大量的羟基,这对于污染物吸附十分有利。本研究是在该团队开发的“水热-活化”技术体系上,以葡萄糖和尿素为原料,通过官能团设计,制备了用于吸附六价铬和磷酸盐的碳材料。“Synthesis of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material and its highly selective Cr(VI) removal in wastewater”论文制备了一种三维多孔碳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六价铬,测试结果表明三维多孔碳对六价铬的最大吸附量高达837.19 mg/g,吸附性能居世界前列。此外,在其他8种离子共存的竞争模拟试验中,对六价铬仍保持89.89%的吸附性能,选择吸附性较高。“A novel glucose-based highly selective phosphate adsorbent”论文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微孔碳材料用于磷酸盐的吸附,在吸附-脱附循环实验中,微孔碳表现了对磷酸盐优异的吸附循环稳定性,在高达2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性能的80.47%,且在雨水、渭河水、人工湖水、自来水和去离子水中(磷酸盐浓度同一调整为1000 μg/L),对磷酸盐均保持了99.98%以上的去除性能,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潜力。研究为水体重金属和无机盐去除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提供了基础,对新型吸附剂、重金属钝化剂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照片_副本.png

文章链接:http://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27204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FOLLOW U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 0755-86539850
邮 编 | 518000
邮 箱 | 874030757@qq.com
地 址 |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深圳虚拟大学园R4栋B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

友情链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虚拟大学园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Copyright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