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1998 年 1 月由陕西省计委、科委和教委联合批准成立,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任由吴文君教授担任,李正名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果:
围绕生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创制,实验室承担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在植物农药创新性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从植物杀虫剂苦皮藤中分离出 21 种有效成分,其中 15 种是国内外从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从杀虫植物沙地柏种分离到一个高活性化合物,并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为我国新型杀虫剂的创制打下了基础,目前已进入人工仿生合成阶段。在植物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发现苦皮藤素 V 作用于昆虫消化系统这一重要靶标,从而有可能创制一类新型昆虫消化毒剂。 2、在植物源农药产业化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亦处于我国领先地位。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于我国的农药工业和农业生产。 1992 年投产 0.5% 楝素杀虫剂, 1997 年投产 29% 烟碱、氯氰乳油, 2000 年又投产了 0.2% 苦皮藤素乳油,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开发研制出 20% 雷公藤乳油和 0.15% 苦皮藤素微乳剂等,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研究。 实验室在植物源农药领域,先后承担了 36 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攻关 2 项, 973 项目 1 项,国家 863 计划 2 项, 947 引进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倾斜项目、重点项目) 10 项,博士点基金 2 项,省部重点课题、攻关课题 16 项,国际合作 2 项。省部级获奖成果 6 项。申请有关生物农药的专利 17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 12 部,发表学术论文 180 多篇,其中 6 篇被 SCI 收录。
人才培养:
经过几年努力,实验室已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现有在职研究人员 21 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 3 人,副教授 7 人(其中 3 人为硕士生导师),讲师 9 人,助教 2 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 6 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 5 人。研究领域覆盖了农药合成、农药毒理、农药分析与残留、农药剂型加工、生物测定、有机化学、植物化学、昆虫生理生化等学科。 实验室拥有农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常年有在读硕士生 30 ~ 40 人,博士 15 ~ 20 人。 实验室积极与国外有关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近几年来先后邀请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约 40 人次,接受外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合作研究 20 人次。同时也支持鼓励青年教师、研究生、博士生等外出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1999 年和 2001 年承办了“首届中国植物源农药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植物源农药暨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 2004 年承办了“第六届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以上学术交流为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促进实验室科研保持高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后,实验室将更加突出重点发展发向,以促进科学进步、学科发展为宗旨,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并重,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产业化,突出源头创新,突出自主知识产权,争取尽可多出大的、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加快培养、选拔和引进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争取在 5 年时间内,在生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发面,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