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猪链球菌爆发;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2011年猪腹泻病和猪伪狂犬病蔓延全国;2013年和2017年,H7N9来势迅猛;2018年,非洲猪瘟国内蔓延。
在事关畜牧业发展、人民生命安全的“阻击战”中,作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十大“三农”科技领军人物、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杰出兽医”的他,不畏风险、全力以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全省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二级研究员、我校校友闫若潜。
闫若潜指导学生工作照
战斗在阻击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第一线
1989年,闫若潜从河南考入我校动物医学院并接受了5年严格历练的本科教育后,先后在其他高校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到河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4个年头。
河南是全国闻名的畜牧业大省,2018年全省畜牧业产值2067.7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全国多个省爆发H7N9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疫情发生之初,闫若潜迅速赶赴疫情第一线,开展调查、溯源、防控及疫情处置指导,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研究成功了H7N9快速检测诊断方法,及时发现并消除了多起疫情隐患。通过开展全省家禽免疫,有效构建了禽群免疫保护屏障,为迅速控制H7N9疫情,降低人、禽感染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2018年,非洲猪瘟在国内蔓延,闫若潜第一时间赶到疫情现场采集病样,开展疫情诊断、隐患排查处置和技术指导。作为农业部专家,8月14日,闫若潜正在江苏等地开展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考核验收,15日上午接到郑州市动物疫控中心电话,报告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疫情,根据临床情况初步判定后,他电话指导技术人员采样送国家参考实验室做检测,同时当天急匆匆转乘汽车、火车奔波近千公里,晚上22点赶回郑州,顾不上吃饭,连夜制定防控处置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16日凌晨得到确切结果时已是上午9点,10点省政府要正式开会,闫若潜来不急吃早饭,买了一个煎饼果子边走边吃,从8月16日到12月31日,整整5个月,闫若潜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主笔起草有关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河南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汇报材料,非洲猪瘟专报、文件及工作简报等30余份,几乎是天天熬夜,最忙的时候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几次都是刚回家躺下休息,又被紧急电话叫醒,下半夜赶到省政府讨论相关文件和讲话。讨论结束回到办公室继续挑灯夜战,第二天早上又开始了新的工作。那段时间,他的手机成了24小时服务热线,从早到晚响个不停,随时随刻为养殖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高强度的连续工作导致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2019年元旦,闫若潜因为感冒严重,晚上躺在床上久咳不止,根本不能入睡,无奈生平第一次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中西药齐上阵,历时一个多月,感冒到了春节才算基本痊愈。
一定要做出用于生产的产品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一旦感染,死亡率高达10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国内养殖场使用的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为了尽快拿出可以与国外试剂盒抗衡的国产猪伪狂犬试剂盒,2015年,闫若潜提出大干100天,攻克单抗关的目标。整整三个月,他带头不休假、不出差,带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奋战在实验室,从动物免疫入手,经过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筛选、克隆,终于得到了一株珍贵的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此时的他人瘦了,脸黑了,但发自内心的喜悦。团队成员赵雪丽说,这个抗体是对闫若潜及其团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和坚持不懈给予的最好回报。
“一定要做出用于生产的产品”,作为长期在科研生产一线直接从事专业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的专家,闫若潜深知科研成果转化用于生产的重要性。2017年,闫若潜与洛阳菜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基于猪伪狂犬病毒单抗的阻断ELISA试剂盒,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仅操作步骤简化,检测时间缩短了1小时,且敏感度超过国外同类产品。2019年1月,该产品获得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截止2019年8月,产值超过8500万元。
此外,闫若潜带领团队先后创新研发了50多项鉴别动物疫病多个病原或血清型的高通量、多重PCR或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试剂,10多项基于单抗的定量阻断ELISA及现场快速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方法和试剂,推广应用到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使河南省疫控机构疫病检测诊断能力名列全国前列。团队创新研发的基于不同动物细胞因子嵌合蛋白的基因工程复合抗病毒和免疫增强剂,为解决当前严重危害养殖业病毒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药残耐药等难题提供了新方法和途径。
近年来,闫若潜带领团队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1个,2项产品通过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初审。目前正在申报兽用生物制品新兽药注册证书6项。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2019年6月22日,在中牧集团召开的非瘟时期猪场健康管理研讨会上,闫若潜用通俗易通的语言提出了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讲座从5点半持续到7点,比主办方规定的时间延迟了整整半个小时,讲课结束后,几位养殖场负责人把他拦在会场外,继续向他请教非洲猪瘟防治等技术问题。
这样的讲座对闫若潜可谓常态,作为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和疫控中心副主任,他既要从事科学研究,又要到各地养殖场现场指导,还承担很多行政事务,但他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利用周末深入牧原、新大、诸美等河南省100余家猪场,传授疫病防控技术。作为河南日报、河南省“12316‘三农’热线”畜牧专家,近5年举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100余场、培训3万余人次,为河南省“农事早知道”栏目开设疫病防控视频讲座20余场次,为养殖场挽回经济损失数10亿元,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接地气”的一线专家,闫若潜深入河南省30多家养殖企业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组织完成了河南省78个省管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现场考核验收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并用浅显易懂的“一二三四六”五个数字对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技术进行了概述,即根据疫病本地状况确定优先净化的病种和达到净化标准的时限一个目标,围绕选址布局、防疫设施设备两个方面完善改进;把好入口关、场内关和出口关“三关”,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落实软件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记录完好4项措施,做好免疫、检测、消毒、隔离、淘汰、扑杀病畜禽和无害化处理六项工作。河南宏展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长台关原种场、河南华扬农牧孔寨原种猪场、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马坪原种猪场等按照闫若潜的建议,科学选址布局,通过完善防疫设施设备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持续开展养殖场疫病净化,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通过了国家净化示范场评估验收,目前这些养殖场管理科学,生物安全防护严密,生猪生产性能优良。
在此基础上,闫若潜对全省实施净化的种畜禽和奶牛养殖企业进行技术培训20多场次,使河南省目前获得国家授予的创建场、示范场总数量和净化工作进度居全国前列,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他先后主持研究推广了10多项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及净化集成新技术,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二级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闫若潜对西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他的心中留存了对母校最美的记忆和亘古不变的灼热情感,且随着岁月荏苒越来越强烈。
闫若潜至今记得,上大学时同学们每人背着30个饼同游太白山,一起在王建华、张彦明老师家里包饺子。在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当满头华发的王秋芳老师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时,那一瞬间,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水。2017年,他因公到杨凌出差,因为时间安排太紧,临上火车前20分钟,坐车在南北校园转了一圈,感受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淳朴、真挚的西农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家,给了我向善向上的做人原则。”对母校,闫若潜满怀感激之情。
“诚心坦然为人,认真勤恳做事”,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楼道悬挂的闫若潜的名言道出了他的心声。“如果可以再次选择,我仍然选择西农,也希望为母校研究生培养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深圳研究院